您的位置:天气资讯>>不凡十年·浙江篇丨十年坚守防线 誓与风雨抗争
不凡十年·浙江篇丨十年坚守防线 誓与风雨抗争
作者:
来源:
时间:2022/9/27 18:36:56
令 汛战决不能有片刻的懈怠。 精细快捷的气象服务、顺畅协调的部门联动、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形成了高效优质的暴雨灾害防灾合力。 这些“战术”中的每一个都凝聚了浙江省气象部门多年来应对强风暴的经验和智慧,体现了气象工作者与风雨赛跑、守护人民安全的誓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浙江省气象厅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方针,在“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的理念指导下 在防灾减灾救灾方面,积极融入“大减灾”。  “大应急”气象防灾工作格局。 对内,扎实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着力提升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信息发布和应急服务能力。 对外,加强气象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落实,推动气象设施共建、信息共享、部门联动预警。 发布,以科学有效决策、广泛预警发布、快速应急联动,争分夺秒抓好气象工作,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十年来,浙江气象工作者不断锻造专业技能,随着技术进步推动更精准、更精准、更精准的监测预报服务。 经过几年的研发和技术攻关,气象观测向遥测、自动化方向发展,初步形成了地基、天基、空基相结合的三维综合大气监测体系; 到15天,逐步建立起无缝、精细化、网格化的监测预报预警产品体系,预报准确率大幅提升。  2017年以来,浙江省气象厅率先实施预报产品数字化改造。 基于多源数据融合智能应用,建立全省气象智能电网预报“一张网”,预报预警精细化、精准化和水平显着提升。 预支款为新安江水库2020年“利基马”“烟花”等台风的防御和新安江水库首次九孔泄洪提供了强有力的决策服务支持。借助最新科研成果 结果,面对今年6月24日至25日浙中北部发生的系统性、大范围的短时暴雨雷雨和大风,强风预警信号的命中率达到10%。0%,预警量延长至153分钟。  

十年来,浙江省气象厅着力构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工作机制,逐步构建起气象防灾、 全社会以气象灾害预警为导向的减灾联动网络。  . 自2017年《浙江省气象防灾条例》实施以来,地方气象预警信号发布系统提高了预警信息的针对性; 电网监测预报产品进一步实时共享,有力支撑了水利、自然资源、建设等部门的风险管理和应对;  “梯次化”的监测预报服务业务继续为各地、各部门的防御部署“精准节奏”; 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与响应系统,“点对点”精准输出提醒和跟踪服务,支持防灾减灾工作立即启动开发; 会同应急管理等部门明确权责,完善机制,会同省防厅指出极端天气灾害“五停”“五断”工作机制,形成“五停” 以气象监测预警为“岗位”的“五破”工作机制。 把防汛工作形势依次联系起来,在分秒必争的时候形成合力,在灾前齐头并进。  

十年来,浙江省气象厅持续推进基层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建立了“信息源”预警信息快速有效的传播渠道 ”到“通信节点”,然后到“公众”。 为打通气象信息发布的最后一公里,全省建立了由4.1万名气象助理、信息官、联络官、安全官组成的“四人”队伍。 近年来,依托全省综合网格管理体系,着力推动将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纳入基层普通网格员职责,使6万余名普通网格员同时成为气象员。 防灾减灾网格化工作人员,让预警以最快的速度“飞”进老百姓家。 新型基层气象防灾减灾机制为浙江成功抵御强降水和台风影响发挥了积极作用。 衢州、新昌等地成功应对了多起危及生命的地质灾害。  

2021年以来,浙江发布全面推进数字化改革动员令,气象防灾减灾工作也随着“数字化”春风加速全面升级。 今年,浙江气象防灾在线被列入全省防汛防台风重大改革和应用,并在防汛指挥部署中得到应用。 在杭州,“气象数字驾驶舱”应用技术已全面落地,实现了气象决策服务从被动等待气象信息推送到主动获取和精准治理的数字化转型,助力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部门精准部署和响应。 在国家气象防灾减灾示范区温州市,“数字化+网格化”模式也正在对气象防灾减灾工作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即知台风的“密码”,防御更早、更科学。  

下一阶段,浙江省气象厅将继续利用气象数字化改革成果,为浙江打造气象防灾减灾的第一道防线披上“数字盔甲”。
返回
关闭